10月18日上午,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發展圓桌會議在審計署審計幹部教育學院國際報告廳舉辦,本次論壇是南京審計大學建校4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會議的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行業特色大學建設”,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财經大學、東北财經大學、安徽财經大學、雲南财經大學、廣西财經大學、湖南工商大學、廣東金融學院等30餘所高校領導展開了廣泛交流與深入探讨。會議由我校副校長姜海主持。
我校校長董必榮緻辭。他向莅臨我校的全國各高校領導和專家表示感謝,同時圍繞會議主題從三個方面彙報了南京審計大學的思考與實踐,一是關于特色大學命題的思考,如何進一步把辦學特色轉化為辦學優勢,落實人才培養目标,推動審計一級學科建設,明确“服務國家治理、服務國家經濟監督、服務國家經濟安全”的定位;二是關于行業大學命題的思考,如何進一步完善本碩博一體化審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中國特色審計理論體系、建設高端審計智庫,提升審計行業貢獻度;三是關于高水平大學命題的思考,如何理解高水平大學的核心要義,實現“六高一化”,即培養高質量創新人才、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開展高層次科學研究、提供高水平社會服務、建設高品位優秀文化、推動高品質國際交流,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
高校校領導紛紛交流發言,表達對審大建校四十周年的熱烈祝賀,分享各高校特色發展經驗與成果。
西南财經大學黨委書記趙德武作題為《高等教育強國,财經教育何為?——西南财經大學的思考與探索》的報告,他強調财經類高校需要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以“四個自信”引領教育自信,以“教育之強”夯實富強之基,以“恪守正道”強基固本,以“創新”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施建軍強調要堅持特色化辦學,堅持高水平、國際化、特色化的發展理念不動搖,同時處理好與“綜合性”的關系,保持自身競争力。東北财經大學校長方紅星指出财經類高校面臨的創新挑戰,提出财經類大學想要拓寬發展道路需要堅持辦好傳統優勢學科,同時把握科技引領帶來的新機遇,實施技術賦能。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黃昕就新時期如何彰顯行業高校的行業特色談看法,她指出行業高校要與行業保持密切聯系,加強合作,共創美好未來,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出建設性意見。安徽财經大學校長朱紅軍指出财經類高校特色發展面臨的困境,提出“錯位發展”理念,介紹了本校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做法和成果。雲南财經大學校長王敏指出财經類大學一方面要明确發展定位,另一方面要明确在第三産業興起和新技術變革背景下的發展方向。廣西财經學院校長夏飛提出地方财經類院校辦學要聚焦區域特色,強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立足本土,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廣東金融學院校長雍和明強調行業高校發展離不開國際化,分享了本校國際化特色辦學經驗和成果。
姜海指出本次會議回答了新時代行業特色高校如何始終牢記自己的本色,夯實行業底色,擦亮特色大學亮色。他表示,站在以高水平行業特色高校高質量發展服務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的曆史起點,南京審計大學與各兄弟高校将始終面向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需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希望與會的兄弟高校以此為契機,立足長遠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中國式行業特色高校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