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個申報獲批

發布者:黨政辦發布時間:2017-04-05浏覽次數:1328

331,教育部發文,公布2016名單,我校楊春雷教授當選,這是我校曆史上首個自主申報并獲批的。

南京審計大學辦學曆史上的重要一天:2017331

因為代表了目前國内最高水準。從2016年度入選者來看,經濟學科入選者隻有10人,而非985211學校的入選者更是屈指可數。

他在來審大之前,就職于台灣中央研究院,職務為research fellow。再之前,從1981年至1997年,他在德國求學、工作長達17年,波恩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并沒有停止求學的腳步,繼續在德國多特蒙德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并于1994年至1996年在美國波士頓大學任博士後。

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兩年後赴德國科隆大學就讀,後在德國波恩大學攻讀碩士、博士。

20042005年任美國UC Santa Barbara 訪問教授,2006年任德國University of Munich, CESifo 訪問教授,2008年至2009年再任美國UCSanta Barbara 訪問教授。

楊春雷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實驗經濟學,博弈論,微觀經濟學。方法上主要是以演化及一般博弈論模型、微觀經濟學理論模型以及行為實驗為主。

貫穿他學術生涯始終的是關于合作、信任及協調的社會困境類問題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尤其是關于解決合作困境的機制的研究。

此外,在個人效用偏好,所羅門王困境的機制設計解決,貝葉斯博弈有限維信息空間的模型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下性别差異的不同,分配投票機制的實驗分析,尋租問題的理論與實驗分析等衆多課題上,楊春雷都有所貢獻。

長聘來我審後,他希望能從最近涉及儒家思想及中國傳統文化與政治的個人學術研究中,開展中國傳統儒道文化中包含的現代經濟學及政治學思想的研究與教學。

他認為,論語的德不孤必有鄰智者利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慎獨;孟子的義利之辯,荀子的禮論,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天之道與人之道之别,都和經濟理論相關。

學者的道路是一個走向通透的道路,由于長期在國外及台灣生活,并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漸漸領悟中國傳統文化自洽的魅力,對一切以西方為标準的科學研究和實踐都頗不以為然。

所以,他将運用審大提供的平台,邀請知名學者共同開展更為全面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及現代人文社科學問的研究。

他認為,未來中國發展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吏治,而其根本在重新建立個人的道德自律、公心,以輔助各種外在之(獎懲)制度。

回看中國2000餘年官僚社會史如何解決此問題,知古适足以鑒今。南審不能離開(政府)審計,這又與吏治問題關系匪淺,尤其需要這方面的研究與教學。

經常出現在校園的楊教授,下次遇到他,可以上前打個招呼:楊長江好!春雷教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