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背景下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學術研讨會在南審舉行。會議由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政府審計與區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本次研讨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董必榮教授,黨委常委、副校長李乾文教授出席,開幕式由我校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院長王豔麗主持。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王利明,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政法論壇》主編劉豔紅,南京審計大學教授劉旺洪,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春福,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彭嶽,以及來自中國紀檢監察學院、西北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遼甯大學、内蒙古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南京市紀委監委、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等單位的理論和實務專家共50餘人參會。
董必榮在緻辭中指出,将紀檢監察學列為一級學科為中國社會科學體系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動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及促進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完善具有重大意義。學校将紀檢監察學确定為“十四五”校級重點建設學科,舉全校之力高起點、高标準推進紀檢監察學科建設。
李乾文介紹,學校圍繞紀檢監察學科建設要求,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理論實務并重的優秀師資隊伍,探索出一套較為完善的紀檢監察本碩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理論研究成果,開展了系列高端學術交流活動,并與紀檢監察機關深入合作共建,得到江蘇省紀委監委的有力支持,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穩步推進。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羅亞平教授提出,“紀檢監察學”作為一級學科,要體現黨領導下的百年紀檢監察制度發展的邏輯,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制度的創新性探索和反腐敗鬥争經驗,形成中國特色紀檢監察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與會專家就紀檢監察學科的政治使命、學科定位、理論研究、人才培養體系、師資隊伍和産學研結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和熱烈讨論,充分肯定了我校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在學科依托、推進力度、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行業支持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并為南審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發展獻計獻策。專家認為,國家審計與紀檢監察在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天然聯系,南審要繼續發揮特色優勢,依托法學、審計學等學科,整合馬克思主義、會計、公共管理、信息技術等相關學科力量,統籌校内外資源,進一步深化與實務部門合作交流,為紀檢監察學科建設貢獻“南審智慧”。